面对国产MCU崛起,国际大厂如何应对?——芯片本土化成趋势
2024-12-05 15:29:05 1044
近期,国外的芯片巨头们将芯片在中国本土化的动作频频。
前有意法半导体(ST)宣布将40nm工艺节点的微控制器(MCU)交给华虹半导体生产。后有恩智浦(NXP)各种明示暗示,要为中国客户建立一条专属的芯片供应链。
不知是国内芯片厂商攻势太猛,招架不住,还是生意确实过于惨淡,原厂们觉得有必要离客户更近一点。
12月4日,世界先进与恩智浦于2024年9月成立的VSMC合资公司在新加坡淡滨尼举行12英寸(300mm)晶圆厂动工典礼。
恩智浦执行副总裁Andy Micallef表示,“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和电信市场,恩智浦在试图找到一种方式,为那些需要在中国境内生产能力的客户提供服务。我们将建立一条中国供应链。”
虽然很委婉,但基本意思很明确了,将在中国大陆境内生产芯片,当前恩智浦在天津有一家封测厂,并没有晶圆厂,接下来就等官宣的消息了,要么合作、要么自己建厂。
再看之前的意法半导体,11月21日,ST宣布与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公司(华虹宏力)建立合作伙伴关系,联合推进 40nm MCU的代工业务。
意法半导体首席执行官Jean-Marc Chery日前就表示,中国市场本身是不可或缺的,因为中国市场是电动汽车规模最大、最具创新性的市场,不可能从外部进行充分竞争。
他说的比较经典的一句话就是:“如果你不在那里,你就无法及时作出反应。”
大家把话都说的高大上,实则已经没有了当年MCU 缺芯潮的风光无两。
如今,MCU市场深陷困境,内卷不止,价格战硝烟弥漫。面对着国产MCU有着更低成本的优势,进口品牌纷纷这场价格战中“败下阵来”。受波及的远不止ST、NXP这两家。
意法半导体第三季度营收32.5亿美元,同比下滑26.6%,并表达了对四季度市场的悲观。
恩智浦公布第三季度业绩,营收32.5亿美元,同比下降5.4%。
Microchip微芯在2025财年第二财季(截至2024年9月30日)实现11.64亿美元营收,同比暴跌 48.4%。
英飞凌三季度营收:39.19 亿欧元,同比下降 6%。
瑞萨电子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453亿日元,同比下降9.0%
亚德诺半导体(ADI)2024全财年(2023年10月28日-2024年11月2日)营收为94.27亿美元,同比下降23%。
从各家进口品牌芯片大厂们陆续发布的财报中可以看到,大家的表现并不乐观,相关厂商的裁员、闭厂的动作不断。
相反,国内MCU龙头兆易创新(GD)却一路高歌猛进,2024年三季度,兆易创新实现营收56.50亿元,同比增长28.56%。扣非净利润7.78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128.31%。兆易创新2024年第三季度净利润8.32亿元,业绩同比大幅增长91.87%。
面对国产芯片的迅猛崛起,国际大厂无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。所以选择芯片本土化生产,与客户更深一层的绑定也是一种无奈又必须进行的方案。
未来,随着国产芯片厂商更多的冲击高端产品,要把芯片在中国本土化生产的进口品牌会越来越多。
希望国产品牌越来越好,道合顺2024年度最受欢迎元器件供应商投票盛典正在火热进行中,活动旨在帮助国产芯片原厂、代理商、贸易商等电子元器件供应商企业提高在行业内的曝光量,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关注度。
参与投票就能累积抽奖次数
将有机会抽取
HUAWEI Mate 60 RS、AppleWatch
大疆无人机、大疆手机云台
空气炸锅、现金红包等精美礼品
投票方式
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下方活动链接进入投票页面,登录后给喜爱的供应商投票。
2024年度最受欢迎元器件供应商投票盛典活动链接(点击该链接即可跳转进入投票页面)
如果您想提升企业品牌曝光度及影响力,也可以一键申请入驻,即可参与投票,或者冠名赞助我们的活动。想了解更多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洽谈详情↓↓↓
活动现在正火热进行中,立即参与,一起为元器件芯片行业贡献一份力量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