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科院发文:半导体基础匮乏,身处困境如何破局?

2023-02-23 10:29:00 6986

近日,一篇刊载于《中国科学院院刊》2023年第2期“科学观察”的文章《加强半导体基础能力建设 点亮半导体自立自强发展的“灯塔”》广为流传,由来自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、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者撰写。

该文章就中美科技战中的“芯片战”形势进行了深刻分析,指出当前在“逆全球化”下产业链“脱钩”愈演愈烈的背景之下,我国半导体发展所面临的困境,并给出了突破困境的建议。

文章指出,中美科技战暴露了我国关键核心技术被“卡脖子”难题。虽然半导体基础研究在过去几年受到了很大重视,但包括学科设置、协同创新、基础设施、研发投入、评价机制、研究生名额等半导体基础能力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,难以支撑半导体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。
作者分析称,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美国如今拧熄了“灯塔”,我们进入“黑暗森林”。
“黑暗森林”的概念,来自于刘慈欣的小说《三体》,指一旦某个文明被发现,就必然遭到其他文明的打击。美国近几年对我国半导体发展的打压,恰如黑暗森林法则所指。
我国亟需加强半导体基础研究能力

中科院的这篇文章指出,基础性研究不足,是我国无法改变“卡脖子”困境的根本原因之一。

“2022年8月11日美国宣布对我国禁运下一代GAA晶体管的EDA软件,意图把我国的半导体产业“锁死”在FinFET晶体管技术。全球半导体物理和微电子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都被整合在EDA工具的工艺设计套件(PDK)中。我国各芯片企业通过购买EDA公司的PDK包共享全球半导体基础研究成果,导致我国决策者、政府人员甚至产业界都认为,没有半导体基础研究也可以发展半导体产业。”

反观美国,近几年则正在加强半导体基础研究能力。2022年8月9日,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《芯片和科学法案》(下称“芯片法案”),以促进美国半导体研究和制造。

“芯片法案”除了对美国本土芯片企业提供巨额补贴外,还将拿出110亿美元用于资助半导体的研究和开发。根据该法案,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将新成立一个技术、创新和伙伴关系理事会(TIP),专注于半导体和先进计算、先进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发展。这些举措,无一不显示出美国对于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。

作者认为,我国受“科学无国界”与“全球化”理念的影响,忽视了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的差异,科研资源向易发表高端论文的新兴热点方向加速集聚,越是靠近产业应用的基础研究越没人做,导致现在我国半导体基础研究能力薄弱。

我国半导体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建议

作者认为,造成我国半导体发展被“卡脖子”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:

1)半导体物理人才严重短缺

中微半导体创始人、中国刻蚀机之父尹志尧曾公开表示,他之前在英特尔工作时,发现许多组长、高管、一线研发人员中,不乏华人身影。任正非也曾说,我们花高价买回的设备,拆开后发现许多核心零件竟然是中国人研发。

可见,人才流失是制约我国半导体发展的一大关键因素,因此中美科技战的背后,也是一场人才争夺战。

2)半导体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

长期以来,美国每年的半导体研发投入超过全球其他国家总和的2倍,我国的半导体研发投入长期不足美国的5%。

2011年和2021年,美国在半导体的研发投入比例分别占全球54.5%和55.8%,而中国大陆这一支出在全球占比不超过5%。

此外,美国除拥有数量众多的世界一流大学外,其各大半导体巨头都拥有庞大的基础研究部门,如贝尔实验室和IBM实验室等。而我国半导体基础研究的基地数量稀少。

3)评价机制不利于半导体基础研究

在当前论文为纲的评价机制下,传统半导体的基础研究不但投入大、门槛高、周期长而且难以发表高端论文,这导致各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集中在新兴热点材料方向开展“换道超车”研究。

4)缺乏协同创新机制 

美国善于集结全球顶尖机构与人才,共同进行基础课题研究,整合全球顶尖智慧,以占据半导体产业领导地位。而中国目前没有类似机构来进行协同创新。

针对以上问题,作者给出了以下5条建议:

  1. 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

  2. 恢复半导体物理专业

  3. 建设半导体基础研究网络

  4. 建立区域联合创新平台

  5.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,用好“指挥棒”

作者表示,在半导体技术的源头和底层进行理论创新,提前布局专利设置“关卡”,是解决半导体关键技术“卡脖子”难题的一种有效策略。

作者信息:
骆军委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,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。研究方向: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、后摩尔时代硅基材料理论设计。
李树深 中国科学院院士,中国科学院副院长、党组成员,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、校长,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。研究方向:半导体器件物理。 
标签: